通过两网协同融合,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能够充分发挥两个系统优势,提高生活垃圾在回收、分拣、处理等环节的运作效率,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率,减少垃圾填埋量。据统计,**的电子垃圾产生量大致介于4000万吨-5000万吨之间。另外,中山电子产品回收,两网融合还加速社会客观认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意义,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引导全社会关注生活废弃物的全过程环境管理。
4.“互联网+回收”新模式
2015年7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引导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再生资源交易透明化、便利化。2016年5月,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国家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到2020年,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强调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建立完善各项机制,促进行业发展
几年时间过去了,一系列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指出,政府补贴、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城市矿产,一个个光鲜的概念看起来都似乎是吸金的抓手,二手电子产品回收,令外围资本蠢蠢欲动。但高昂的回收成本和漫长的补贴拨付周期使得已经获得补贴资质的处理企业运行起来举步维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始终都在高位运行。今年三月,启迪桑德与HarborGreenResourcesDevelopmentHoldingInc。
“归根结底,现在大家对手机等电子产品都太依赖了,这就导致你所有的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都过于集中在一部手机上。一旦这些内容被泄漏,就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郑立群很快意识到,要撬动手机后市场,确实需要为消费者提供靠得住的服务,这个市场是一个服务型市场。新手机是标品,更适合电商渠道售卖,但二手手机作为非标品,却是“吃”服务的部分,首先得解决用户信任的问题。
数据的彻底粉碎需要相当的技术水准,只有突破这一难点,才能搞活电子产品回收市场。郑立群和团队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快速引爆二手手机买卖市场。而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其实就是把原来团队驾轻就熟的信息修复反过来做了一遍。简单一点形容的话,找回信息就像是在电子世界里打通路径,寻找门路,而隐私粉碎则是将所有的路径挨个堵住,让任何技术都无路可走,从而无法看到遗存下来的信息。
但在与厂商合作的时候,带来流量的同时会有站队的倾向,所以回收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与考虑。
3C电子产品的二手回收行业作为一个慢热的市场,从2011年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有创业者进入,这样一个不算大的行业,目前的现状如何,市场的环境又是如何呢?
中国每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 5 亿左右,平均用户的使用时间只有一年多,每年上亿部手机和3C电子产品面临淘汰换代,一些用户的处理途径还停留在找线下店。很多创业公司瞄准这一方向,开始切入3C电子类产品的回收以及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