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逆向流”回收试点
5.生产企业“逆向流”回收试点。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践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光明新区电子产品回收,可采取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基于品牌门店、授权经销商的逆向回收网络,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在为居民安装新机同时回收旧机,并给予一定的新机购买折扣,利用逆向物流将回收的旧机统一收储,实现废弃电器拆卸、收储、拆解的一贯式服务;生产企业可对经销商的废弃电器回收情况纳入考评体系等。市场上废旧家电有8成落入游走商贩手中,实现正规拆解的只有2成。
其它回收试点。各类企业及社会组织可结合自身优势,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可行的回收路径,建立规范化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
正是由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加速增长,导致**范围内的电子垃圾处理业产值持续攀升,有望从2011年的91.5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376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7%。
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利用受制约
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子产品回收网站,电子垃圾成分复杂,环境危害非常严重,合理的电子垃圾拆解有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回收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需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效果。
相对来说,旧机型就被淘汰了。
不过很多电脑,如果仅仅是打打字或者用作收款机,那么直到用坏都谈不上淘汰。因为运算能力是足够的,也没什么好升级的。很多二三流品牌的收款机,你打开里面看看,都是回收旧电脑翻新的。再说相机,如果仅仅是小照相馆拍个证件照,也不会很快被淘汰。比如我有个朋友,需要个相机装个微距镜头拍小核雕,打好灯,相机架好就不动了。我把9年前的佳能EOS 50D机身700元卖给她了,她一直用着很好。
所以主要还是看用户的功能需求。有的设计失败的电子产品,上市的时候就没什么亮点,可以说一出生就被淘汰了。
不过,由于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利用面临重重阻碍,行业发展并不顺利。电子垃圾污染不容忽视电子回收前景看好随着手机、电脑、家电等电子电器普及,电子垃圾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首先,非正规处理机构仍存在且占据较大市场,由于缺少基本的保护措施,粗放的处理方法损害工人健康的同时对环境易造成污染;而正规处理机构往往注重进口设备和处理技术,而忽视了适用于国内某些地区的实际情况。
其次,公众对电子废弃物的危害和其资源化价值认识不够,仍将在长时间内选择高成本的途径来处理报废的电子产品,缺少对安全及环境的因素的考虑,对经济回报的考虑往往占主导观念。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及配套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效果明显,随着获得处理补贴企业数量的增加,实际处理量占理论报废量比例从2013年的43.3%上升至61.5%。
同时,随着处理企业进入市场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电子产品回收平台,2014年处理企业针对首批目录产品的处理数量**过2011年“家电以旧换新”时期,达到历史高峰。2014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数量与2013年同期相比,有显著的提高。如何与环保、环卫企业深入合作,形成涵盖环卫、再生资源、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是企业未来创新发展的方向。其中,2014年上半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数量同比增长103%。